1 -> 继承的概念及定义
1.1 -> 继承的概念
1.2 -> 继承的定义
1.2.1 -> 定义格式
1.2.2 -> 继承关系和访问限定符
1.2.3 -> 继承基类成员访问方式的变化
3 -> 继承中的作用域
4 -> 派生类的默认成员函数
5 -> 继承与友元
6 -> 继承与静态成员
7 -> 复杂的菱形继承及菱形虚拟继承
8 -> 继承的总结和反思
1 -> 继承的概念及定义
1.1 -> 继承的概念
继承(inheritance)机制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使代码可以复用的最重要的手段,它允许程序员在保持原有类特性的基础上进行拓展,增加功能,这样产生新的类,称派生类。继承呈现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层次结构,体现了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过程。以前使用的复用都是函数复用,继承是类设计层次的复用。
#define _CRT_SECURE_NO_WARNINGS 1 #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; class Person { public: void Print() { cout private).
class Person { public: void Print() { cout _No = 10; pp = &pobj; Student* ps2 = (Student*)pp; // 这种情况转换时虽然可以,但是会存在越界访问的问题 ps2->_No = 10; }
3 -> 继承中的作用域
- 在继承体系中基类和派生类都有独立的作用域。
- 子类和父类中有同名成员,子类成员将屏蔽父类对同名成员的直接访问,这种情况叫隐藏,也叫重定义。(在子类成员函数中,可以使用基类 :: 基类成员显示访问)。
- 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是成员函数的隐藏,只需要函数名相同就构成隐藏。
- 注意在实际中的继承体系里最好不要定义同名的成员。
// Student的_num和Person的_num构成隐藏关系,可以看出这样代码虽然能跑,但是非常容易混淆 class Person { protected: string _name = "枫叶丹"; // 姓名 int _num = 111; // 身份证号 }; class Student : public Person { public: void Print() { cou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