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olang面向对象编程(一)

慈云数据 2024-05-30 技术支持 36 0

文章目录

  • 结构体
    • 基本介绍
    • 结构体定义方式
    • 创建结构体变量
    • 结构体内存对齐
    • 结构体类型转换
    • 字段的Tag标签
    • 方法
      • 基本介绍
      • 方法的定义和调用
      • 方法调用的传参机制
      • String方法

        结构体

        基本介绍

        基本介绍

        • Go支持面向对象编程特性,包括封装、继承和多态,但Go中没有类(class)而是基于结构体(struct)来实现OOP特性的。
        • 结构体是一种聚合的数据类型,是由零个或多个任意类型的值聚合成的实体,结构体中的成员称为结构体的字段。
        • 在编程过程中,通常将一类事物的特性提取出来,形成一个结构体类型,然后基于这个结构体类型创建出多个实例。

          结构体定义方式

          结构体定义方式

          Go中结构体定义的基本语法如下:

        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
          使用案例如下:

          // 定义结构体
          type Student struct {
          	Name   string
          	Age    int
          	Gender string
          }
          

          结构体是值类型,不同结构体变量的字段是独立的,互不影响。如下:

        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
          说明一下:

          • 结构体中字段的类型可以是任意类型,包括基本数据类型、数组、引用类型以及自定义类型。

            创建结构体变量

            创建结构体变量

            方式一: 指明结构体的类型,结构体字段采用对应的默认值。

            var stu1 Student
            fmt.Printf("stu1 = %v\n", stu1)      // stu1 = { 0 }
            fmt.Printf("stu1 type = %T\n", stu1) // stu1 type = main.Student
            

            方式二: 指明结构体的类型,并初始化结构体字段。

            var stu2 = Student{"Alice", 12, "女"}
            fmt.Printf("stu2 = %v\n", stu2)      // stu2 = {Alice 12 女}
            fmt.Printf("stu2 type = %T\n", stu2) // stu2 type = main.Student
            

            方式三: 指明结构体的类型,并通过字段名的方式初始化结构体字段。

            var stu3 = Student{
            	Name:   "Alice",
            	Age:    12,
            	Gender: "女",
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fmt.Printf("stu3 = %v\n", stu3)      // stu3 = {Alice 12 女}
            fmt.Printf("stu3 type = %T\n", stu3) // stu3 type = main.Student
            

            方式四: 通过new函数创建指定类型的结构体变量,得到指向结构体变量的指针。

            var stu4 = new(Student)
            fmt.Printf("stu4 = %v\n", stu4)      // stu4 = &{ 0 }
            fmt.Printf("stu4 type = %T\n", stu4) // stu4 type = *main.Student
            

            方式五: 指明结构体的类型,并初始化结构体字段,得到指向结构体变量的指针。

            var stu5 = &Student{"Alice", 12, "女"}
            fmt.Printf("stu5 = %v\n", stu5)      // stu5 = &{Alice 12 女}
            fmt.Printf("stu5 type = %T\n", stu5) // stu5 type = *main.Student
            

            方式六: 指明结构体的类型,并通过字段名的方式初始化结构体字段,得到指向结构体变量的指针。

            var stu6 = &Student{
            	Name:   "Alice",
            	Age:    12,
            	Gender: "女",
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fmt.Printf("stu6 = %v\n", stu6)      // stu6 = &{Alice 12 女}
            fmt.Printf("stu6 type = %T\n", stu6) // stu6 type = *main.Student
            

            说明一下:

            • 在创建结构体变量并初始化结构体字段时,如果通过字段名的方式对结构体字段进行初始化,那么可以不需要对所有字段都进行初始化,没有初始化的字段将会采用对应的默认值,否则需要对结构体所有字段进行初始化,并且初始化的顺序必须与结构体字段的定义顺序相同。

              结构体内存对齐

              结构体内存对齐规则

              Go中结构体的大小遵循结构体的对齐规则:

              1. 结构体中第一个字段,对齐到结构体的首地址处。
              2. 结构体中的其他字段,对齐到各自对齐数的整数倍的地址处。
              3. 结构体的总大小为最大对齐数(每个字段都有一个对齐数)的整数倍。
              4. 如果嵌套了结构体,嵌套结构体对齐到自己的最大对齐数的整数倍处。

              其中,不同类型字段的对齐数可能不同,通过unsafe包中的Alignof函数可以获取指定类型对应的对齐数。

              结构体大小计算案例

              下面代码中分别获取了Student结构体中各个字段的对齐数和大小。如下:

              package main
              import (
              	"fmt"
              	"unsafe"
              )
              type Student struct {
              	Name   string
              	Age    uint8
              	Gender string
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  func main() {
              	var stu = Student{"Alice", 12, "女"}
              	fmt.Printf("Name align number = %d\n", unsafe.Alignof(stu.Name))     // Name align number = 8
              	fmt.Printf("Name size = %d\n", unsafe.Sizeof(stu.Name))              // Name size = 16
              	fmt.Printf("Age align number = %d\n", unsafe.Alignof(stu.Age))       // Age align number = 8
              	fmt.Printf("Age size = %d\n", unsafe.Sizeof(stu.Age))                // Age size = 1
              	fmt.Printf("Gender align number = %d\n", unsafe.Alignof(stu.Gender)) // Gender align number = 8
              	fmt.Printf("Gender size = %d\n", unsafe.Sizeof(stu.Gender))          // Gender size = 16
              	
              	fmt.Printf("stu align number = %d\n", unsafe.Alignof(stu))           // stu align number = 8
              	fmt.Printf("stu size = %d\n", unsafe.Sizeof(stu))                    // stu size = 40
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  

              上述结构体变量在内存中的布局如下:

            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
              说明一下:

              • 图中的内存以字节为单位进行划分,内存旁边的小标号,表示当前位置相对于结构体起始位置的偏移量。
              • Name作为结构体中的第一个字段,对齐到结构体的首地址处,图中黄色部分表示Name字段占用的内存,共16字节。
              • Age字段对齐到8的整数倍处,图中粉红色部分表示Age字段占用的内存,共1字节。
              • Gender字段对齐到8的整数倍处,图中蓝色部分表示Gender字段占用的内存,共16字节。
              • 结构体的总大小为最大对齐数的整数倍,即8的整数倍,所以该结构体的大小为40字节。

                结构体类型转换

                结构体类型转换

                Go中的结构体类型是自定义类型,自定义类型之间可以进行类型转换,但要求这两个自定义类型拥有完全相同的字段名、字段个数和字段类型,并且字段的声明顺序也必须相同。如下:

                package main
                import "fmt"
                type Student struct {
                	Name   string
                	Age    int
                	Gender string
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    type Person struct {
                	Name   string
                	Age    int
                	Gender string
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    func main() {
                	var per = Person{"Alice", 12, "女"}
                	var stu Student = Student(per) // 类型转换
                	fmt.Printf("stu = %v\n", stu)  // stu = {Alice 12 女}
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    

                Go中可以通过type给自定义类型取别名,但编译器会认为这是一个新的数据类型,在相互赋值时需要进行类型转换,无法直接赋值。如下:

                package main
                import "fmt"
                type Student struct {
                	Name   string
                	Age    int
                	Gender string
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    type Stu Student
                func main() {
                	var student = Student{"Alice", 12, "女"}
                	var stu Stu = Stu(student)    // 类型转换
                	fmt.Printf("stu = %v\n", stu) // stu = {Alice 12 女}
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    

                字段的Tag标签

                字段的Tag标签

                在定义结构体时,可以在每个结构体字段的后面设置tag标签,并用反引号将其包裹起来。tag标签可以用于存储与字段相关的信息,例如数据库列名、JSON序列化配置、表单验证等。如下:

                package main
                import (
                	"encoding/json"
                	"fmt"
                )
                type Student struct {
                	Name   string `json:"name"`
                	Age    int    `json:"age"`
                	Gender string `json:"gender"`
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    func main() {
                	// json序列化
                	var stu1 = Student{"Alice", 12, "女"}
                	data, err := json.Marshal(stu1)
                	if err != nil {
                		fmt.Printf("json serialize error, err = %v\n", err)
                		return
                	}
                	fmt.Printf("json string = %v\n", string(data)) // json string = {"name":"Alice","age":12,"gender":"女"}
                	// json反序列
                	var stu2 Student
                	fmt.Printf("stu2 = %v\n", stu2) // stu2 = { 0 }
                	err = json.Unmarshal(data, &stu2)
                	if err != nil {
                		fmt.Printf("json unserialize error, err = %v\n", err)
                		return
                	}
                	fmt.Printf("stu2 = %v\n", stu2) // stu2 = {Alice 12 女}
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    

                说明一下:

                • 标签的一般形式是key:"value",其中key表示标签的名称,value表示与该标签相关的值,多个标签可以用空格分隔,通过Go中的反射机制可以获取标签的信息。
                • 上述代码中通过字段标签,分别指定了结构体各个字段在JSON序列化时的名称,可以看到序列化后的JSON字符串中使用的字段名称就是标签中指定的名称,如果没有指定那么在JSON序列化时会默认使用字段名。
                • Marshal是encoding/json包中的函数,用于进行JSON序列化,该函数接收任意类型的参数,如果序列化成功,则序列化后的JSON字符串通过第一个返回值返回,如果序列化失败,则会通过第二个返回值返回错误原因。
                • Unmarshal是encoding/json包中的函数,用于进行JSON反序列化,该函数接收两个参数,第一个参数是待反序列化的字符串,第二个参数作为输出型参数接收反序列化的结果,如果反序列化失败,则通过返回值返回错误原因。
                • Marshal函数进行JSON序列化时,返回的JSON字符串是[]byte类型的,Unmarshal函数在进行JSON反序列化时,要求传入的JSON字符串也是[]byte类型的,在使用时注意进行类型转换。

                  方法

                  基本介绍

                  基本介绍

                  • Go中的方法指的是与特定类型关联的函数,它们为类型提供了行为和操作方式,并允许类型的实例对这些方法进行调用。
                  • Go语言规定方法和类型的定义必须在同一个包中,使得类型与方法紧密耦合在一起,这有助于保持代码的模块化和可读性。此外,将方法与类型定义在同一个包,保证了方法能够访问类型不可导出的字段和方法,并能有效避免其他包对类型的行为进行修改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方法的定义和调用

                    方法的定义和调用

                    Go中方法定义的基本语法如下:

                  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
                    创建类型的实例后,通过实例.方法名的方式即可调用对应的方法。如下:

                    package main
                    import "fmt"
                    type Student struct {
                    	Name   string
                    	Age    int
                    	Gender string
    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        func (stu Student) PrintAge() {
                    	fmt.Printf("age = %d\n", stu.Age)
    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        func (stu *Student) AgeAdd() {
                    	stu.Age++
    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        func main() {
                    	var stu = Student{"Alice", 12, "女"}
                    	stu.AgeAdd()
                    	stu.PrintAge() // Alice age = 13
    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        

                    说明一下:
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上述代码中定义了Student类型,并为该类型定义(绑定)了两个方法,分别是PrintAge和AgeAdd。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在定义方法时,receiver type表示该方法与type类型进行绑定,当通过实例调用方法时会将实例传递给receiver。如果希望在方法中改变实例的值,需要将type设置为对应类型的指针类型。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方法的访问控制与函数相同,方法名首字母小写只能在本包中访问,方法名首字母大写可以在本包和其他包访问。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通过结构体指针访问结构体字段时,Go语言会自动对指针进行解引用操作,因此代码中的stu.Age++等价于(*stu).Age++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方法调用的传参机制

                      方法调用的传参机制

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Go中,不仅可以通过实例来调用其绑定的方法,通过实例的指针同样能够完成方法的调用。如下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package main
                      import "fmt"
                      type Student struct {
                      	Name   string
                      	Age    int
                      	Gender string
      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          func (stu Student) PrintAge() {
                      	fmt.Printf("%s age = %d\n", stu.Name, stu.Age)
      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          func (stu *Student) AgeAdd() {
                      	stu.Age++
      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          func main() {
                      	// 结构体变量调用方法
                      	var stu1 = Student{"Alice", 12, "女"}
                      	stu1.AgeAdd()
                      	stu1.PrintAge() // Alice age = 13
                      	// 结构体指针调用方法
                      	var stu2 = &Student{"Bob", 14, "男"}
                      	stu2.AgeAdd()
                      	stu2.PrintAge() // Bob age = 15
      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          

                      说明一下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通过实例和实例的指针均能完成方法的调用,但在调用方法时,实例具体的传参形式由对应方法的绑定类型决定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如果被调用方法绑定的是类型,则调用方法时实例以值拷贝的方式传递给方法中的receiver参数;如果被调用方法绑定的是类型的指针,则调用方法时实例以地址拷贝的方式传递给方法中的receiver参数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tring方法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tring方法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Go中,如果一个类型实现了String方法,那么在使用fmt包中的函数打印该类型变量时,就会输出String方法返回的字符串。如下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ackage main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mport "fmt"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ype Student struct {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	Name   string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	Age    int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	Gender string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func (stu Student) String() string {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	return fmt.Sprintf("%s是一个%d岁的%s孩\n", stu.Name, stu.Age, stu.Gender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func main() {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	var stu = Student{"Alice", 12, "女"}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	fmt.Printf("stu = %v\n", stu) // stu = Alice是一个12岁的女孩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说明一下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在使用fmt包中的函数打印变量时,如果该变量类型实现了String方法,那么在打印变量时会通过调用String方法来获取字符串并输出,否则会根据变量的类型进行默认的格式化操作并输出。
微信扫一扫加客服

微信扫一扫加客服

点击启动AI问答
Draggable Ico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