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JSP工作原理
1.客户端请求JSP页面:用户通过浏览器发送一个请求到服务器,请求一个特定的JSP页面。这个请求被服务器上的Web容器(如Apache Tomcat)接收。
2.JSP转换为Servlet:当JSP页面第一次被请求时,Web容器将JSP文件转换成一个Java Servlet。这个过程涉及到将JSP页面中的标记、脚本和JSP指令转换成Java代码。如果JSP页面已经被转换并编译成Servlet,且自上次修改以来没有变化,Web容器将重用已有的Servlet。
3.编译Servlet:转换生成的Java Servlet代码被编译成字节码(.class文件)。这使得Web容器可以像处理任何其他Servlet一样来处理JSP页面。
4.Servlet处理请求:一旦JSP页面对应的Servlet被编译,Web容器就会加载并执行该Servlet。Servlet执行过程中,会执行其中的Java代码,并且根据代码逻辑生成动态内容。这包括从数据库检索数据、执行业务逻辑等。
5.生成响应:Servlet执行完毕后,将生成的HTML内容(可能还包括CSS、JavaScript等)作为响应返回给客户端。这个响应是通过Servlet的response对象生成的。
6.客户端显示响应:最后,浏览器接收到从Servlet返回的响应,并渲染HTML内容,用户便可以看到生成的页面。
二、锚点链接实现
目录使用href="#xxx"
跳转目标使用id="xxx"
锚点链接示例 跳转到第一节 | 跳转到第二节第一节
这是第一节的内容。
第二节
这是第二节的内容。
三、JSP注释
1.普通注释
2.隐式注释
普通注释用户可以通过网页源码查看到注释,而隐式注释用户不可查看。当JSP页面被转换和编译成Servlet时,这些隐式注释会被完全忽略,不会出现在生成的HTML中,客户端不可见。
四、 JSP指令元素
1.include指令
include指令的作用是在一个页面中导入其他JSP页面。
2.page指令
page指令用于定义有关JSP页面的各种属性。
language:声明用于JSP页面的脚本语言。默认值为"java"。
extends:指定JSP页面应继承的类。通常不需要用到,因为JSP页面默认继承自javax.servlet.jsp.HttpJspPage。
import:导入JSP页面中使用的Java类或包。多个包或类之间用逗号分隔。
session:指定JSP页面是否可以访问HTTP会话(session)。默认值为"true"。
contentType:设置响应的MIME类型和字符编码。默认值为"text/html; charset=ISO-8859-1"。
......
3.taglib指令
taglib指令用于引入一些特定的标记库以简化JSP页面的开发。
例如从JSP标准标记库的core库引入前缀为c的标记:
综合案例:
Sample Page with DirectivesThe current date and time:
五、JSP动作元素
1.动作
动作允许在请求的时间内,在JSP页面中包含静态或动态的资源。
2.动作
将一个JSP的内容传到page指定的另一个JSP中。
3.动作
在JSP页面中嵌入JavaBean或脚本。
type:指定插件的类型,可以是applet或bean。
code:applet的类名或bean的对象序列化表示。
codebase:applet类文件或bean对象存放的基本URL。
archive:包含applet或bean的JAR文件名称。
width和height:指定插件在页面上的显示尺寸。
align:插件在页面中的对齐方式。
jreversion:指定运行applet或bean所需的Java插件版本。
和:用于传递参数到applet或bean。
:当插件不可用(如浏览器不支持插件或未安装相应的Java插件)时,在页面上显示的备用内容。
4.动作
元素用于向其他JSP元素(如、和)传递参数,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将数据从一个JSP页面传递到另一个页面或组件。
六、JSP脚本元素
1.变量声明
2.方法声明
Method Declaration in JSPOriginal Message:
Upper Case Message:
3.表达式元素
JSP表达式元素用于直接在JSP页面中输出Java表达式的值。表达式元素由 结束。
表达式使用案例Current time:
10 + 20 =
七、JSP隐含对象和有效范围
request:代表客户端的请求信息。通过这个对象可以获取到客户端的请求参数、头信息等。
response:代表对客户端的响应。可以通过这个对象设置响应头、发送错误等。
pageContext:包含了与JSP页面相关的上下文信息。可以用来获取其他隐含对象、分享数据等。
session:代表用户会话,可以用来在不同的请求之间保持信息。
application:代表整个Web应用的上下文环境,可以用来在整个应用范围内共享信息。
config:代表Servlet配置的信息,可以用来获取初始化参数。
out:代表输出流,用于将内容输出到客户端。
page:代表当前的JSP页面本身,相当于在Servlet中的this关键字。
exception:代表JSP页面在执行过程中抛出的异常对象(仅在错误页面中可用)。
1.隐含对象的有效范围
页内有效(pageContext):对象创建后只能在当前JSP页面内被访问。所有页内有效对象的引用存储在页面上下文对象(pageContext)中,使用pageContext的setAttribute()和getAttribute()方法传递数据。
页面有效案例
请求有效(request) ,请求有效的对象在同一请求不同JSP页面内都可以访问。如果请求转向到同一运行时的其他资源,这些对象依然有效。请求有效的对象在请求处理结束时就会失效。
请求有效案例Welcome,
会话有效(session),会话是指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持续连接的一段时间。在这段时间内,当需要多次和服务器交互信息时,可以将有关信息存入session对象中,这些信息是会话有效的。在与服务器断线后,就会失效。
会话有效案例Welcome,
应用有效(application),应用的作用范围是从Web应用服务器一开始执行服务一直到结束服务为止。应用有效范围最大、影响最长。
应用有效案例Page visits:
在JSP页面中,作用范围的对象分别为page、request、session、application,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。
2.response、out隐含对象
response对象, response对象和request对象功能恰好相反,request 对象封装的是客户端提交的信息,而response对象封装的是返回客户端的信息。通过 response 对象,你可以控制向客户端发送的响应的各个方面,包括设置响应头、发送错误、重定向到另一个页面等。
使用 response.setHeader(String name, String value) 方法来设置响应头,设置内容类型为JSON:
使用 response.sendRedirect(String location) 方法可以将用户重定向到另一个URL:
使用 response.sendError(int sc, String msg) 方法向客户端发送一个错误响应:
out对象,用于向客户发送内容的输出,通过out对象可以在在JSP页面中动态生成HTML、文本或其他类型的内容。
3.getAttribute()和getParameter()的区别
getAttribute()是用于从请求(request)或会话(session)等作用域中通过setAttribute()设置的属性获取属性值。
getParameter()是获取客户端中由用户提供的,比如用户在表单中输入的数据。
八、JSP使用数据库
1.连接数据库步骤及主要代码
(1)加载数据库驱动:这是连接数据库的第一步,需要加载相应的JDBC驱动。
(2)建立连接:使用 DriverManager.getConnection() 方法建立数据库连接。
(3)创建Statement:通过数据库连接对象创建 Statement 或 PreparedStatement 对象,用于执行SQL语句。
(4)执行查询:使用 executeQuery() 方法执行SQL查询,或使用 executeUpdate() 方法执行更新(如INSERT、UPDATE或DELETE)操作。
(5)处理结果:对于查询操作,处理返回的 ResultSet。
(6)关闭连接:完成所有的数据库操作后,关闭 ResultSet,Statement 和 Connection 对象。
2.PreparedStatement连接数据库并操作
try { // 加载JDBC驱动 Class.forName("com.mysql.jdbc.Driver"); // 使用 DriverManager 建立连接。 Connection conn = DriverManager.getConnection("jdbc:mysql://localhost:3306/mydb", "user", "pass"); // 编写sql语句 String sql = "INSERT INTO Users (username, password, email) VALUES (?, ?, ?)"; //创建 PreparedStatement对象 PreparedStatement pstmt = conn.prepareStatement(sql); // 执行sql语句 pstmt.setString(1, "testUser"); pstmt.setString(2, "password123"); pstmt.setString(3, "test@example.com"); // 输出结果 int affectedRows = pstmt.executeUpdate(); System.out.println("Inserted rows: " + affectedRows); pstmt.close(); conn.close(); } catch (Exception e) { e.printStackTrace(); }
3. sql标签连接数据库并操作
SQL Tag Example INSERT INTO users (id, name) VALUES (1, 'John Doe') SELECT * FROM users ID: ${row.id}, Name: ${row.name}
九、在JSP中使用JavaBean
public class ManagerForm { private int id = 0; //定义int类型的简单属性id private String manager = ""; //定义String类型的简单属性manager private String pwd = ""; //定义String类型的简单属性pwd public int getId() { return id; } public void setId(int id) { this.id = id; } public String getManager() { return manager; } public void setManager(String manager) { this.manager = manager; } public String getPwd() { return pwd; } public void setPwd(String pwd) { this.pwd = pwd; } }
编写一个关于图书的JavaBean,假设包名为Books,类名为book,该类含有两个属性bnum和bname,包含一个方法,该方法实现:输出“我是一本图书”。(15分)
import java.io.Serializable; public class Book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{ // 定义属性 private String bnum; private String bname; // 无参构造器 public Book() { } // bnum的getter和setter方法 public String getBnum() { return bnum; } public void setBnum(String bnum) { this.bnum = bnum; } // bname的getter和setter方法 public String getBname() { return bname; } public void setBname(String bname) { this.bname = bname; } // 一个简单的方法,输出"I am a Book" public void showBook() { System.out.println("我是一本图书。"); } }
User InfoUser Information
Name:
Email:
十、Servlet
import java.io.IOException; import java.io.PrintWriter; import java.util.Date; import javax.servlet.ServletException; import javax.servlet.http.HttpServlet; import javax.servlet.http.HttpServletRequest; import javax.servlet.http.HttpServletResponse; public class SimpleServlet extends HttpServlet { protected void doGet(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,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) throws ServletException, IOException { // 设置响应内容类型为 HTML response.setContentType("text/html"); // 获取响应的 PrintWriter 对象 PrintWriter out = response.getWriter(); try { // 输出 HTML 页面的头部 out.println(""); out.println(""); out.println(""); out.println("Simple Servlet"); out.println(""); out.println(""); // 输出当前日期和时间 out.println("The current date and time is: " + new Date() + "
"); // 输出 HTML 页面的尾部 out.println(""); out.println(""); } finally { // 关闭 PrintWriter out.close(); } } }
SimpleServlet SimpleServlet SimpleServlet /simple
十一、EL表达式
1.JSP的EL(Expression Language)表达式主要用于简化对Java代码的访问,特别是在JSP页面中获取和显示数据时。
2.基本语法:EL表达式开始与 ${ 并以 } 结束。例如:${expression}
3.EL表达式可以访问以下范围的对象:
pageScope:当前页面的属性
requestScope:与请求相关的属性
sessionScope:与会话相关的属性
applicationScope:与整个应用程序相关的属性
例如,要访问存储在请求范围内的属性 user,可以使用:${requestScope.user}、${user}
4.访问JavaBean的属性:
如果 user 是一个包含属性 name 的JavaBean,可以使用点操作符来访问这个属性:${user.name}
5.操作和表达式
EL提供了一系列的操作符来进行逻辑、关系和算术操作:
算术操作:+, -, *, / (或 div), % (或 mod)
逻辑操作:and, &&, or, ||, not, !
关系操作:==, !=, , =
条件操作:? :
例如:
${num1 + num2}
${user.age >= 18}
${flag ? "Yes" : "No"}
下面是一个使用EL表达式的简单JSP页面案例:
Quick Start JSP ELName: ${user.name}
Age: ${user.age}
Status: ${user.age >= 18 ? 'Adult' : 'Minor'}
- ${user.name} - ${user.age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