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C语言】——动态内存管理
- 一、动态内存管理概述
- 1.1、动态内存的概念
- 1.2、动态内存的必要性
- 二、 m a l l o c malloc malloc 函数
- 2.1、函数介绍
- 2.2、应用举例
- 三、 c a l l o c calloc calloc 函数
- 四、 f r e e free free 函数
- 4.1、函数介绍
- 4.2、应用举例
- 五、 r e a l l o c realloc realloc 函数
- 5.1、函数介绍
- 5.2、应用举例
- 六、常见的动态内存错误
- 6.1、对NULL指针进行解引用
- 6.2、对动态开辟空间的越界访问
- 6.3、对非动态开辟的内存使用 f r e e free free 释放
- 6.4、使用 f r e e free free 释放一块动态开辟内存的一部分
- 6.5、对同一块动态内存多重释放
- 6.6、动态开辟内存忘记释放(内存泄漏)
- 七、动态内存经典笔试题分析
- 7.1、题一
- 7.2、题二
- 7.3、题三
- 7.4、题四
- 八、柔性数组
- 8.1、什么是柔性数组
- 8.2、柔性数组的特点
- 8.2、柔性数组的使用
- 8.3、柔性数组的优势
- 九、C/C++中内存区域划分
一、动态内存管理概述
1.1、动态内存的概念
在了解为什么要有动态内存管理之前,我们得先知道动态内存的定义。
动态内存是指动态的内存空间,意思就是:能动态开辟的内存空间,动态就是申请了这块空间后,可动态的修改这块空间的大小,根据需要,动态地释放和分配内存空间。
1.2、动态内存的必要性
为什么要有动态内存呢?
既然有动态内存,那与之相对的就是静态内存
什么是静态内存呢?其实静态内存我们天天都在用,只是不知道它是静态内存而已
下面两种内存开辟方式就是静态内存
int val = 20;//在栈空间上开辟四个字节 char arr[10] = { 0 };//在栈空间上开辟10个字节的连续空间
但是静态内存的开辟有两个缺点:
- 空间开辟的大小是固定的
- 数组在申明的时候,必须指定数组的长度,数组空间一旦确定了大小不能调整
但是,在实际需求中,我们往往只有在程序运行时才能知道所需的空间大小,用数组开辟空间,往往容易造成内存溢出(空间开小),或者内存浪费(空间开大),无法满足实际的需求
因此,C语言引入了动态内存开辟,让程序员自己可以申请和释放空间,并根据需要,自己调整开辟后空间的大小。这样不仅提高了内存的利用率,也极大地增强了程序的灵活性与扩展性。
二、 m a l l o c malloc malloc 函数
2.1、函数介绍
C语言中提供了一个动态内存分配的函数: m a l l o c malloc malloc
功能:向内存申请一块连续可用的空间(可当成数组),并返回指向这块空间的指针
-
参数 s i z e size size_ t t t s i z e size size:
- 分配的内存的大小,以字节为单位。即开辟 s i z e size size 字节大小的空间
- 如果参数为 0 ,
m
a
l
l
o
c
malloc
malloc 的行为是标准未定义的,取决于编译器
-
返回值 v o i d void void *:
- 返回指向开辟空间的指针,因为 m a l l o c malloc malloc 函数 事先并不知道使用者开辟空间存放什么类型的数据,因此指针为 v o i d void void* 类型,以便能接受所有类型。
- 使用者可根据自己的需要,将其强制类型转换成自己所需要的类型,以便能进行解引用操作。
- 如果开辟失败,则返回 空指针,因此
m
a
l
l
o
c
malloc
malloc 的返回值一定要做检查
2.2、应用举例
#include int main() { int* p = NULL; p = (int*)malloc(10 * sizeof(int)); if (NULL == p) { perror("malloc fail"); return 1; } return 0; }
上述代码是使用 m a l l o c malloc malloc 函数开辟 10 个整型变量的空间,也即 40 个字节的空间
- 首先,因为 m a l l o c malloc malloc 函数的返回值是指针,我们需用指针变量 p p p 接收其返回值,创建 p p p 时,并不知道其指向的空间,所以先初始化为 NULL。
- 接着,使用 m a l l o c malloc malloc 函数开辟空间,因为我们要存放的是整型变量,而 m a l l o c malloc malloc 的返回值类型为 v o i d void void* 我们通过强制类型转换将其返回类型转换为 i n t int int* ,并用 p p p 来接收
- 因为 m a l l o c malloc malloc 函数有可能开辟失败1,只有当返回值不为空的情况我们才使用它,因此需判断 p p p 指针是否为空。若为空,则用 p e r r o r perror perror 函数2打印出错误信息,并返回 13。
- 若开辟成功,我们就可以愉快地使用这块空间啦
需要注意的是: m a l l o c malloc malloc 开辟的空间并不会将其初始化
三、 c a l l o c calloc calloc 函数
开辟动态内存空间,C语言还提供了一个函数叫 c a l l o c calloc calloc ,原型如下:
- 函数的功能是为 n u m num num 个大小为 s i z e size size 的元素开辟一块空间,并将这块空间初始化为 0
- 与函数
m
a
l
l
o
c
malloc
malloc 的区别只在于
c
a
l
l
o
c
calloc
calloc 会返回地址之前把申请的空间的每个字节初始化为全 0
举个例子:
#include #include int main() { int* p = (int*)calloc(10, sizeof(int)); if (NULL != p) { int i = 0; for (i = 0; i
运行结果:
四、 f r e e free free 函数
4.1、函数介绍
上述 m a l l o c malloc malloc 函数、 c a l l o c calloc calloc 函数以及后面讲的 r e a l l o c realloc realloc 函数所申请的空间,并不满足作用域的规则。只有当程序退出时,用他们开辟的动态空间才会归还给操作系统,换言之,程序不退出,就不会主动归还空间。这时,我们就需要 f r e e free free函数 来对其主动释放
f r e e free free 函数是专门用于动态开辟的内存空间的释放和回收,声明如下:
f r e e free free 函数用来释放动态开辟的内存
- 如果参数 p t r ptr ptr 指向的空间不是动态开辟的,那 f r e e free free 函数的行为是未定义的
- 如果参数是 p t r ptr ptr 是NULL指针,则函数什么事都不做
- 需要注意的是,
f
r
e
e
free
free 函数不会改变指针所指向的值,释放后它依然指向相同的内存空间。因此我们要手动将释放后的
p
t
r
ptr
ptr 置空,避免出现野指针。
m a l l o c malloc malloc、 c a l l o c calloc calloc 以及 f r e e free free 函数的声明都在 中
4.2、应用举例
我们来看个例子:
#include #include int main() { int* ptr = NULL; ptr = (int*)malloc(10 * sizeof(int)); if (NULL != ptr) { int i = 0; for (i = 0; i
那我们来看看下面这种情况行不行呢?
int main() { int* ptr = NULL; ptr = (int*)malloc(5 * sizeof(int)); if (NULL != ptr) { int i = 0; for (i = 0; i
当然是不行的,为什么呢?
因为传递给 f r e e free free 函数的是要释放空间的 起始地址
上面函数的 p t r ptr ptr 以及不再指向要释放空间的起始地址了,当然是不行的。
五、 r e a l l o c realloc realloc 函数
5.1、函数介绍
可能有小伙伴问:前面你说动态内存可根据需要,动态调整所开辟空间的大小,但前面介绍 m a l l o c malloc malloc、 c a l l o c calloc calloc 以及 f r e e free free函数 都只是在将动态空间的开辟和释放,如何调整空间的大小呢?别急,我们接下来要讲的 r e l l o c relloc relloc函数 就是完成调整开辟空间的大小的任务的
r e a l l o c realloc realloc 函数的出现让动态内存管理更加灵活
有时我们会发现之前申请的空间太小了,有时我们又会觉得申请的空间太大了,那为了合理的使用内存,,我们一定会对内存的大小做出灵活的调整。那 r e a l l o c realloc realloc函数 就可以做到对动态开辟内存大小的调整
先来看看 r e l l o c relloc relloc函数 的声明:
- p t r ptr ptr 是要调整的内存地址
- s i z e size size 是调整之后的大小(可以变大,也可变小)
- 返回值为调整之后的内存起始位置
r e a l l o c realloc realloc 调整内存大小分为三种情况:
- 原有空间之后有足够大的空间
如上图: r e l l o c relloc relloc 已经开辟 20 个字节的空间,现在我想扩容到 40 字节,同时原有空间后方空间足够扩展新空间
此时 r e a l l o c realloc realloc 函数直接在后方追加空间,原来空间的数据不发生变化
2. 原有空间之后没有足够大的空间
还是上面那个图,现在我想将他扩容到 400 字节,很明显,已开辟空间后方没有足够的空间,总不能把别人踢开,自己霸占吧
这时, r e a l l o c realloc realloc 函数就会在堆空间 另外找一个 合适大小的空间。
具体流程如下:
- r e a l l o c realloc realloc 函数先在堆空间上找一块新的空间,并且满足大小要求
- 后将旧空间的数据拷贝到新空间中
- 接着释放旧空间
- 最后返回新空间的起始地址
3. 空间调整失败
r e a l l o c realloc realloc 可能出现空间调整失败的情况,此时返回的是空指针
r e a l l o c realloc realloc 不仅仅能将空间的变大,还能将空间变小,只需要第二个参数的值小于原空间的大小就好了,因为缩小空间比较简单,这里就不再过多介绍,但需要注意的是,缩小空间可能会造成数据丢失,因此需小心使用
同时 r e a l l o c realloc realloc函数 不仅能调整空间大小,还能完成 m a l l o c malloc malloc函数 的功能:当第一个参数 p t r ptr ptr 传递的是 空指针 时, r e a l l o c realloc realloc 函数就不再是调整空间大小了,你都没空间,我还怎么调。此时 r e a l l o c realloc realloc 函数会 新开辟 s i z e size size 字节大小的空间。
5.2、应用举例
看了上面三种情况,大家想一想,应该怎样接收 r e a l l o c realloc realloc 调整之后的返回值呢?
可以直接用原来的指针 p p p 接收吗?
显然是不行,如果 r e a l l o c realloc realloc 调整成功,那确实没问题,但如果失败了呢?此时返回的是空指针。本来 p p p 还维护着原来的空间,现在直接变空指针,那原来的空间再也找不到了,这就造成了内存泄漏。
正确的方法是创建新的指针 p t r ptr ptr 来接收,当 p t r ptr ptr 不为 NULL,再将 p t r ptr ptr 的值传给 p p p
如下:
#include int main() { int* p = (int*)malloc(5 * sizeof(int)); if (NULL == p) { perror("malloc fail"); return 1; } //1 2 3 4 5 for (int i = 0; i
六、常见的动态内存错误
6.1、对NULL指针进行解引用
#include int main( { int* p = (int*)malloc(INT_MAX); *p = 20;//如果p的值是空指针,就会有问题 free(p); p = NULL; return 0; }
动态开辟的空间,应该先对返回值进行判断,确保空间开辟成功
上述代码所要开辟的空间太大,开辟失败,返回的是空指针,而下面一句代码对空指针进行解引用,是错误的
#include int main() { int* p = (int*)malloc(10 * INT_MAX); if (NULL == p) { perror("malloc fail"); return 1; } *p = 20; free(p); p = NULL; return 0; }
6.2、对动态开辟空间的越界访问
#include int mian() { int i = 0; int* p = (int*)malloc(10 * sizeof(int)); if (NULL == p) { exit(EXIT_FAILURE); } for (i = 0; i *(p + i) = i; } free(p); p = NULL; return 0; } int a = 10; int* p = &a; free(p);//ok? } int* p = (int*)malloc(100); p++; free(p);//p不再指向动态内存的起始位置 } int* p = (int*)malloc(100); //··· free(p); free(p);//重复释放 } int* p = (int*)malloc(100); if (NULL != p) { *p = 20; } } int main() { test(); while (1); return 0; } p = (char*)malloc(100); } void Test(void) { char* str = NULL; GetMemory(str); strcpy(str, "Hello World"); printf(str); } int main() { Test(); return 0; } *p = (char*)malloc(100); } void Test(void) { char* str = NULL; //传str的地址 GetMemory(&str); strcpy(str, "hello world"); printf(str); //释放动态空间 free(str); str = NULL; } char* p = (char*)malloc(100); return p; } void Test(void) { char* str = GetMemory(); strcpy(str, "hello world"); printf(str); free(str); str = NULL; } char p[] = "hello world"; return p; } void Test(void) { char* str = NULL; str = GetMemory(); printf(str); } int main() { Test(); return 0; } *p = (char*)malloc(num); } void Test(void) { char* str = NULL; GetMemory(&str, 100); strcpy(str, "hello"); printf(str); } int main() { Test(); return 0; } char* str = (char*)malloc(100); strcpy(str, "hello"); free(str); if (str != NULL) { strcpy(str, "world"); printf(str); } } int main() { Test(); return 0; } int i; int a[0]; }type_a; int i; int a[]; }type_a; int i; int a[0]; }type_a; int main() { printf("%d\n", sizeof(type_a)); return 0; } int i; int a[0]; }type_a; int main() { int i = 0; type_a* p = (type_a*)malloc(sizeof(type_a) + 10 * sizeof(int)); if (NULL == p) { perror("malloc fail"); return 1; } //业务处理 p-i = 10; for (i = 0; i a[i] = i; } //调整空间 type_a* ptr = (type_a*)realloc(p, sizeof(type_a) + 20 * sizeof(int)); if (ptr != NULL) { p = ptr; } free(p); p = NULL; return 0; }
柔性数组的结构:
既然这块空间是 m a l l o c malloc malloc 出来的,也就是说他可以通过 r e a l l o c realloc realloc 来调整大小,所以这个数组可变长变短,不就是柔性吗
8.3、柔性数组的优势
上述 t y p e type type_ a a a 结构,也可以设计为下面的结构,也能完成同样的效果
#include #include typedef struct st_type { int i; int* p_a; }st_type; int main() { st_type* p = (st_type*)malloc(sizeof(st_type)); p->i = 100; p->p_a = (int*)malloc(p->i * sizeof(int)); ///业务处理 for (i = 0; i p_a[i] = i; } //释放空间 free(p->p_a); p->p_a = NULL; free(p); p = NULL; return 0; }
图示:
上述两个方法都可以达到类似的效果
但是使用柔性数组有两个好处:
- 方便内存释放
如果我们的代码是在一个给别人用的函数中,你在里面做了二次内存分配,并把结构体返回给用户。用户调用 f r e e free free 可以释放结构体,但是用户并不知道结构体内的成员也需要 f r e e free free,所以你不能指望用户来发现这个事。
所以,如果我们把结构体的内存以及其成员要的内存一次性分配好了,并返回给用户一个结构体指针,用户做一次 f r e e free free 就可以把所有的内存释放掉
- 有利于访问速度
连续的内存有益于提高访问速度,也有益于减少内存碎片4
九、C/C++中内存区域划分
C/C++程序内存分配的几个区域
- 内核空间:操作系统核心(内核)运行的地方,在这个区域,操作系统可以直接访问硬件,并执行特权指令。我们用户是无权访问这块空间的
- 栈区:在执行函数时,函数内局部变量的存储单元都是在栈上创建,函数执行结束时这些存储单元自动释放。栈内存分配运算内置于处理器的指令中,效率很高,但是分配的内存容量有限。栈区只要存放运行函数而分配的局部变量、函数参数、返回数据、返回地址等。
- 堆区:堆区一般是用来存储程序运行期间动态分配内存的地方。堆区的内存分配是在程序运行时动态进行的,程序员可以通过调用标准库函数(如 m a l l o c malloc malloc、 c a l l o c calloc calloc、 r e a l l o c realloc realloc等)来在堆区中分配内存,并在不需要时手动释放这些内存(使用 f r e e free free函数)。使用堆区需要注意内存泄漏( m e m o r y l e a k memory leak memoryleak)的问题,即程序在不再需要某块内存时没有释放它,导致程序占用的内存越来越多。
- 数据段:数据段也叫做静态区,主要用来存放全局变量、静态数据、全局变量。程序结束后由系统释放
- 代码段:存放函数体(类成员函数和全局函数)的二进制代码、只读常量(字符串常量)
内存开辟失败:动态内存开辟失败的原因一般都是所空间太大,没有足够的空间 ↩︎
p e r r o r perror perror函数:有关该函数的具体介绍请看:《【C语言】——字符串函数的使用与模拟实现(下)》 ↩︎
返回值为 1: m a i n main main 函数程序正常退出,返回值为 0;异常退出,返回值为 1 ↩︎
我们开辟内存时,不会紧接着上一块内存开辟,而会留下一点空隙,开辟次数越多,留下的空隙也就也多,这些空隙称为内存碎片。 ↩︎
- 方便内存释放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