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AI车载行业】智能座舱笔记(赛博七号)

慈云数据 6个月前 (05-28) 技术支持 39 0

来源:赛博七号,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网站,赛博七号 |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

文章分类并整理笔记如下;

入门知识

关于智能汽车和车企产品经理的基础认知 –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

  • 一、认识智能汽车
      • 智能汽车准确地说是智能网联汽车;
      • 智能汽车不是电动汽车,电动汽车是智能汽车的最佳载体;
      • 智能交通是交通管理系统的概念;
      • 车联网重点是V2X,CPSP只是很小的部分;
      • 车联网的学习捷径,先了解信息通信体系;
      • 汽车智能在于车身和车内,车身是智驾,车内是座舱;
      • 智能技术:在于【感知—决策—执行】【输入—处理—输出】流程的自动化和高效性;
      • 智能产品:多思考【场景—体验】,多学习【场景—技术—体验】;
      • 场景:静态用场景矩阵分析,动态用用户定性分析;
      • 体验:产品经理主抓本质,即用户价值和用户成本的关系。设计师的价值在于优化,不解决体验的本质;
      • 智能化等级:SAE L0-L5,本土L1-L5;网联化等级:1-2-3,当前过1进入2中,行车环境和座舱的信息交互是趋势,如AR-HUD;
      • OTA/自动驾驶/智能诊断/紧急救援/互联网个性化服务/智能交互是区别传统汽车的典型功能。
      • 二、认识车企的产品经理
          • 分为三种:
          • 商品管理类
              • 以市场和利润为导向,去决策和管理产品的立项和生命周期。
              • 如何根据消费模式和消费行为随宏观经济发展的趋势变化,去寻找机会的案例
              • 产品规划类
              • 产品定义类。
                  • 重点是介绍的是座舱产品经理和车联网产品经理
                  • 智都是新出现的职业机会。这是因为人车关系发生了变化。
                  • 如何理解人车关系的变化?我们不妨切换到企业的视角来体验三个变化: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第一个是客户的需求层面,伴随智能化生活体验的习惯养成,消费者渴望汽车能像手机一样提供定制化服务和连贯场景体验。消费者的需求提升了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第二个是价值层面,汽车厂商的价值正从以车辆为中心的模式,转变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移动出行生态系统。也就要求着车企的服务要拓展了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第三个是商业模式层面,整车厂由单纯的产品制造和销售商,转变为以用户为核心的移动出行服务运营商,商业模式要进化。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职业机会:车端、云端、服务、人车路云

                    从互联网转行到汽车行业,你需要了解哪些知识? –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
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一 、了解行业的价值链结构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智能化的关键技术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后市场服务、移动出行服务、车生活服务与运营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主要是针对车的美、改、养、修等服务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数字化消费服务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以内容增值服务与流量变现为主 音视频内容消费、车载游戏消费、车载社交、电商等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二、找到转身的切入点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主要还是集中在智能网联领域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端侧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智能驾驶、智能座舱、整车EEA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座舱智能化交互体验的提升,围绕着人机交互的媒介、环境、控制、空间和数据等维度进行升级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网-云侧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主要人员皆由互联网行业构成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三、了解车企产品开发流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规定了整车开发从产品立项、概念设计、工程开发、产品和工艺验证、生产准备、试生产到正式量产全过程的关键里程碑及其控制活动。也规定了各节点需要提交的一级交付物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四、补充相关的专业知识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以智能座舱的产品经理为例,最好能补充以下知识内容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基础课程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智能座舱系列一:智能化基础平台及架构 –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何为汽车智能化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汽车智能化:两大核心功能:智能化和网联化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智能的四大关键模块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TBOX:要提供基础位置服务、网联服务及简单的车辆控制服务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智能网关:传统的网关+无线通信+新功能\应用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交互类设备:能实现人机互动的设备或模块,如中控屏、仪表、流媒体后视镜、电子外后视镜、HUD、方控等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域控制器:ECU越来越多,域控制器为实现以太网和云端的互联,以及兼顾先进架构和低成本,目前域控制器支持更多集成式的功能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产业角色:OEM Tier1 Tier2 Tier3 Tier0.5 Tier1.5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汽车智能化基础平台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智能化基础平台架构设计要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智能化基础平台架构的核心内容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异构分布硬件架构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车载操作系统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Adaptive AutoSAR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分布式通信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车载移动通信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面向服务的基础架构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智能座舱系列二:信息娱乐系统IVI –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IVI人机交互的“三板斧”和“四件套”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IVI的人机交互形式的三板斧:声音、图像、文字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IVI的人机交互媒介的四件套:中控屏幕(显示、触控)、仪表显示、语音、方向盘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一、IVI的硬件系统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二、IVI所包含的软件应用-中控屏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四、IVI显示的图层逻辑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五、IVI音源的管理逻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智能座舱系列三:智能座舱监测系统(IMS)之DMS –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DMS,即Driver Monitoring System,监测对象为Driver(驾驶员)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OMS,即Occupancy Monitoring System,监测对象为乘客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In-cabin monitoring System即汽车座舱的智能视觉监控系统。通俗来讲,IMS既包括DMS、OMS,也包括FACE ID、手势识别、体征监测、远程监控等。下面我详细介绍一些我对IMS认识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一、DMS火热的三个原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法规要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EuroNCAP五星安全评级要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智能化体验升级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二、DMS的三个核心功能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疲劳监测:摄像头对驾驶员的闭眼和打哈欠行为行进行采样;DMS结合行车时间、行车速度等因子,来判断驾驶员是否疲劳和疲劳等级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分心监测:行车过程中,摄像头对驾驶员的视线偏移、及人脸角度偏移进行采样;根据偏移的角度阈值,进行判断;触发偏移阈值开始计时,根据时间长短来判断分心等级,并给予相应的提示,如声音警报、语音警报、安全带收紧、仪表警报等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危险行为监测:危险动作检测包含驾驶员抽烟、打电话、饮食等行为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三、DMS的实现原理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DMS系统包括摄像头、芯片板及算法、IVI人机交互部分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四、如何落地一个座舱的DMS系统?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DMS的功能规划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确认芯片平台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设计DMS系统方案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寻找算法供应商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寻找摄像头供应商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确认摄像头安装位置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各业务口输出相关的技术文档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智能座舱系列四:DMS项目实录 –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一、DMS的产品PRD如何写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硬件系统/零件的构成有哪些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硬件的关联件有哪些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DMS的软件PRD主要内容有哪些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PRD内容示范——疲劳检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二、DMS产品规划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基于业务理解,进行相关分析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论智能语音还是智能视觉系统,它们都属于平台型、服务型产品,通过对用车场景的深度挖掘,提供满足各种用车场景的功能和服务,才能构建产品体验的差异化和竞争力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分析产品的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智能座舱系列五:AR-HUD –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一、概念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抬头显示(Head Up Display),又叫平视显示系统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二、HUD产品演进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最初的C-HUD、W-HUD,多见于高端车型,AR-HUD 是AR增强现实技术和HUD抬头显示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车用HUD,与C-HUD和W-HUD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,AR-HUD拥有更大的视场角和更远的成像距离,而且可以直接将显示效果叠加到现实路面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三、AR-HUD的主要功能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车况及导航系统内容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车生态服务信息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行人预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四、行业情况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AR HUD的量产时间集中在2020年~2021年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五、AR-HUD技术原理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离轴三反射镜光学系统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即图形显示器(PGU)产生图像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小反射镜(fold mirror)折转光路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大反射镜(rotable mirror)反射放大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风挡玻璃反射进入人眼成像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六、AR-HUD的开发难点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安装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体积较大,散热结构设计复杂,要求高,且易与仪表板管梁和空调管路干涉,需要预留足够大空间进行布置;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投影面积更大、距离更远,HUD自身曲面镜较大,目前开模资源较少,良品率较低,成本较高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AR-Creator需要实现的功能复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HUD显示与车道线 matching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HUD显示与车头方向 matching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HUD显示与转弯路口 matching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七、开发方式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智能座舱系列六:车载语音系统介绍 –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一、概述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VOS(语音操作系统)旨在为用户提供车内环境下的语音交互服务。 VOS系统系统采用了唤醒、语音识别、语义理解等技术实现语音控制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二、总体架构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车端系统、云端系统、语音运营管理平台以及训练和分析统计模块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三、架构模块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VOS车端系统:对话系统(DS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VOS车端模块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音频处理模块:AEC /AGC/ANR/ BF;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唤醒模块/本地ASR;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语音控制器语;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本地对话系统;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TTS模块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语音助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本地对话系统(本地DS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本地NLU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本地TTS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四、云端系统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对话系统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一种是基于TCP的socket流式数据传输接口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一种是基于HTTP的用于发送非语音类消息的接口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模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云端TTS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五、运营平台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数据运营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功能运营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六、训练及分析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用户数据统计分析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训练系统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智能座舱产品系列:UWB数字钥匙产品技术介绍 –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一、汽车钥匙的发展和演变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最初的机械钥匙到遥控钥匙,再到PEPS钥匙系统,以及我们今天要讲的数字钥匙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用户需求:安全性越来越高,便捷性体验越来越高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二、低功耗蓝牙BLE和超宽带UWB的工作原理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数字钥匙简单说,就是把手机当钥匙,并且用无线技术来实现手机的定位功能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蓝牙定位的原理主要应用的是蓝牙信号场强值,简称RSSI(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ucaror)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蓝牙2.4GHz,距离较近的地方,场强值变化较大,和距离位置有趋近线性的关系。但是到了比较远的地方,比如1.5米以外,这时候场强值的变化比较小,此时就不能精确地识别到距离的变化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通过至少三根天线获得的场强值来计算距离获得定位的一个点。理论上,天线数量越多,定位精度越精确。但由于蓝牙本身的特性,在远距离的时候,它的定位精度很难被大幅度提高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但仅靠场强值来实现定位,感知精度不准始终是蓝牙的一个痛点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蓝牙BLE技术:AOA技术,其实也可以和UWB技术一样,可以基于信号本身,比如用飞行时间TOF来做精准测距,效果也远远好于场强值的计算,且也无需加装昂贵的UWB设备(但市面上的手机不支持这种蓝牙的测距方式)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UWB技术采用飞行时间测距,time of flight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车端中,UWB锚点可以实现钥匙和车身的测距功能。在发射装置中将含有时间戳的信号发射出去后,接收端通过接收到的信息计算出飞行时间,进而推算出飞行距离,实现精准的测距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借助多个锚点辅助,尽量精确测距。一般来说,UWB定位精度可以达到零米级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PEPS高低频物理钥匙的定位精度很高,但定位覆盖范围比较小,也没有办法做钥匙分享和做防中继攻击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BLE蓝牙技术覆盖范围广,定位精度同样不高,基于手机和云端,它可以实现钥匙分享,但依然在防中继攻击方面没有好办法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而UWB技术,它的定位精度很高,定位覆盖范围很广,而且具备了防中继攻击的能力。防中继攻击问题,也打开了UWB在汽车、支付等高安全要求场景应用的大门。但它成本太高了,这个也是各个主机厂比较关注的问题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三、UWB系统的实现方案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为何UWB技术将成为汽车数字钥匙的主要技术?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基于UWB功能开发的CCC3.0规范,是2021年7月份正式发布的。2021年7月CCC车联网联盟(Car Connectivity Consortium)将UWB定义为第三代数字密钥的核心技术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UWB数字钥匙融合了UWB、BLE蓝牙和NFC三种无线通信技术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四、总结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UWB技术的拓展应用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确认数字钥匙到达车辆后备箱外部指定的位置之后,可以开启UWB的雷达探测方式,对用户靠近后的脚踢动作进行识别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用UWB技术实现车内活体检测功能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.数字钥匙面临的挑战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车联网产品经理需要知道的X-Call知识 –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X-Call是对E-Call、B-Call和 I-Call功能的一种合称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X-Call是车联网的一项服务。在车企里,X-Call的工作是与TSP平台对接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I-call是什么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I-Call是信息服务。I-Call的产品形态就是网络电话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I-Call一般是付费通话的。我有个前同事对就车主撩骚的需求动过脑子,想在车机上做一个美女陪聊的应用,按时收费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E-Call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E-Call是汽车的紧急救援呼叫系统。呼叫之后还需要救援资源去响应,即救援管理系统、救援团队、救援服务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B-call是什么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B-Call是非事故道路救援服务内容有拖车、快修、搭电、加水、送油、换胎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E-call/B-call的服务流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E-Call/B-Call的救援服务车企都做不了。车企要对接第三方的救援系统和救援服务,是通过TSP平台去对接第三方。所以车企内的产品和研发团队做两项工作:车端到TSP的流程(逻辑)、TSP到第三方的对接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E-call的服务价值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欧盟E-Call的服务价值:每年可以挽救2500个生命,降低15%的重伤数量,同时节省40%的救援时间,减少的社会经济损失大约260亿欧元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E-call的产品逻辑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多端联动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E-call的现状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除了欧盟,俄罗斯、沙特、阿联酋也都出台了安装E-Call的强制法案。中国目前还在推进立法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产品创新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智能汽车的产品体验和创新 –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产品开发是围绕功能和性能还是体验?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体验看起来似乎比较容易被复制和追赶,其实要复制体验是很难的,因为不同企业对产品核心竞争力的理解存在本质不同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不过传统车企的一些做法还是围绕着功能和性能展开。特别是自动驾驶;很多传统车企的自动驾驶功能是作为配置采买来的,例如把博世的解决方案安装在自己的车型上,或者在产品上配置一些驾驶辅助功能。汽车卖出去后,这些功能用得怎么样基本是不管的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如果车企不鼓励用户使用自动驾驶功能,又怎么获得相关数据直至形成数据闭环呢?自动驾驶系统不用起来是不可能完善的,因为必须不断积累使用数据才能实现技术优化。这是传统车企存在的一个典型问题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特斯拉为什么进步速度这么快?因为它在不断鼓励用户使用智能功能,然后采集数据、持续优化。特斯拉的产品越用越好,表面上是技术问题,实际上是组织问题,必须建立强大的组织在后台支撑数据的闭环,才能实现技术本身的快速迭代进步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产品体验的三个层级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汽车产业已经建立了一套把体验分解成具体指标的完整体系,例如安全性、舒适性、动力性、操控稳定性等。体验这个词,是因为其内涵变新了,价值空间变大了,再用原有的指标体系已经无法清晰描述。此外,还有很多场景化的元素加入进来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我们需要把体验放回到汽车产业的中心,重新思考和审视未来汽车产品的体验究竟是什么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第一个层级是汽车有什么功能或者说功用,可以在某种场合下帮助用户解决某种问题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第二个层级是人与车的交互以及在交互中的感受,例如不同的汽车产品在功能上可能是相近的,但带给用户的感受可能完全不同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第三个层级是情感价值,也可以说是汽车产品带给用户的满足感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体验评价的四个步骤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第一是看用户接触汽车的方式,这是很核心的一点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在接触汽车之前,每个人都会对汽车有所预期,这个预期本身是可以进行衡量的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分析个人的客观属性,例如他的身份和年纪,他希望用汽车做什么,他要在什么场合使用汽车等,也包括他之前的用车经验,以前开夏利和开奔驰的人,对汽车的要求肯定不同,对汽车的判断逻辑也肯定不同。这样就可以构建起一个相对客观的用户预期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第二是看车企给用户建立了怎样的预期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例如奔驰给用户建立的预期是高端和优雅,而宝马建立的预期是良好的驾驶乐趣,这是车企多年来在消费者心中形成的品牌形象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第三是看产品能实际满足哪些用户预期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如果从功能和性能的角度分析,那只是孤立的一个点。而如果从满足预期的感受来分析,则可以得到一条线。因为感受是多元的,而且可以不断增加或减少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第四是看本次使用结束后产品能给用户留下什么样的回忆,未来这一点可能是最重要的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如果回忆和预期无法匹配,就要分析车企是否对使用场景的理解有问题,或者向用户传递的预期有问题,又或者产品设计的功能和性能有问题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解决体验痛点是技术不行还是理念不行?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对于新造车企业,它们确实有归零思维,是从什么样的电动汽车最符合用户需求的角度来思考的。一定要做传统车企没有做到的事情,才有机会赢得市场,而不是单纯从节能减排的角度来比拼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汽车产品的价值首先还是要在功能定位上体现差异,在此基础上,再打造体验上的差异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在体验上,很突出的一点就是努力消除用户的焦虑感。特斯拉的续驶里程也不算长,但它投资建设了很多超级充电站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究竟应该围绕性能,还是围绕体验来打造产品?答案应该是后者。如果单纯追求续驶里程,即使做到了500或600公里,也无法完全解决里程焦虑问题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很多体验涉及的并不是技术而是理念问题。我们看到,不少传统车企即使打造的是电动汽车,也是按照打造燃油汽车的思路,这样自然会出现体验上的细节差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围绕电动汽车的特点,重新思考和优化了功能的应用及用户操作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好产品体验的关键:软件!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未来汽车一定要基于数据为用户提供“千人千面”和“千车千面”的个性化服务,而在这个过程中,软件将与相关服务直接对应,从而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以技术实现汽车与人的情感互动
    微信扫一扫加客服

    微信扫一扫加客服

    点击启动AI问答
    Draggable Ico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