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目录
- Linux基础服务NFS入门篇
- 0.前言
- 1.NFS
- 1.1NFS简介
- 1.2NFS配置
Linux基础服务NFS入门篇
0.前言
本文根据大佬们的资料整理了NFS的基础知识,
加深对Linux运维基础服务工具的理解,以便个人查询复习使用。
1.NFS
资料来自B站阿铭linux的印象笔记;本人还是初入门,此处笔记以供个人学习使用。
1.1NFS简介
- 简介
NFS是Network File System的简写;
NFS数据传输基于RPC协议,RPC为Remote Procedure Call(远程过程调用)的简写
A,B,C三台机器上需要保证被访问到的文件是一样的,
A共享数据出来,B和C分别去挂载A共享的数据目录,
从而B和C访问到的数据和A上的一致
-
NFS架构
1)端口
NFS服务端口2049,但是传输数据端口不固定;
PRC端口是111。
2)PRC存在的意义
解决NFS服务端和客户端通信多端口并且端口不固定的问题。
3)RPC主要功能
指定每个NFS功能所对应的端口,并告诉给客户端,让客户端可以连接到正确的端口上去。
4)注意事项
在服务器上,RPC服务必须先与NFS服务启动,否则NFS无法向RFC进行注册。如果RPC重启,它所有管理的注册信息会不见,因此RPC重启后,它所管理的服务都需要重启来重新向RPC注册。
-
工作原理
1)服务端开启RPC服务后,开启NFS服务,NFS服务向RPC服务进行注册各项功能对应的端口号、PID、NFS
2)客户端通过本机RPC服务向服务器端RPC服务的111端口发送文件存取请求
3)服务器的RPC服务找到NFS服务注册的端口后,通知客户端的RPC服务
4)客户端获取到正确的端口后,向服务器NFS服务发起连接开始文件读取
客户端需要安装RPC服务;
服务端需要安装RPC服务、NFS服务;
1.2NFS配置
- 服务端配置
1. 安装NFS yum install -y nfs-utils 2. 配置文件/etc/exports [root@Rocky home]# cat /etc/exports /home/nfsdir 192.168.119.0/24(rw, sync,all_squash,anonuid=1000,anongid=1000) rw,rw该目录的读写权限,与文件系统及身份有关 sync,async sync数据会同步写入内存和硬盘,async表示数据暂存内存中,不直接写入硬盘 no_root_squash,root_squash默认情况,使用root会以匿名者使用; no_root_squash如果是root的登录,会具有root权限 all_squash所有访问用户都映射成匿名用户或用户组 anonuid,anongid指定匿名用户的uiD和pid 3. 创建共享文件 mkdir /home/nfsdir chmod 777 nfsdir 4. 启动服务 1)检测rpc服务 systemctl status rpcbind 2)启动nfs服务 systemctl start nfs-server.service 3)查看服务状态 systemctl status nfs-server.service 4)加入开机启动 systemctl enable nfs-server.service
- 客户端配置
1. 查看rpc状态 systemctl status rpcbind 2. 查看远程可挂载资源 showmount -e "服务端ip" 3. 挂载 mount -t nfs 4. 永久挂载 echo "服务端ip:/home/nfsdir /mntnfsdefaults 0 0">>/etc/fstab cat /etc/fsta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