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我是feng,感谢你阅读我的博文,如果你也关注AI应用开发,欢迎关注公众号和我一起探索。如果文章对你有所启发,请为我点赞!
在前一篇博文《AI探索实践9 - 不用Python!用前端也能开发一个本地运行的“ChatGPT”!》,实现了仅依靠前端程序,就可以和本地大模型通信,实现了类似ChatGPT聊天的效果。但是在运行程序后,我发现本地模型的响应是一次性显示的,并没有像ChatGPT那样实现打字机的效果。本文就来研究如何实现流式输出的效果。
一、重点回顾
在前端程序中,前端和大模型的通信的主要逻辑是这两行代码:
const response = await chatModel.invoke(prompt.value as string); console.log(response); addMessage(response.content as string, '/images/robot.png', false);
从代码中,可以明白chatModel.invoke方法,是接收一个提示语参数,并返回一个大模型的响应。来看看控制台下的这个响应内容:
这是一个类型为AIMessage的对象,我们获取这个返回对象的content属性,就可以得到大模型响应的结果。
二、一次提交多个提示语
大多时候,我们都会尽可能的充分利用大模型的性能以给用户更好的体验。LangChain支持一次性提交多个提示语,代码如下。
const response = await chatModel.batch(['你好吗?', '你能做什么事情?']); console.log(response);
batch方法,接收一个数组。其中每一个参数为一个提示语。来看看响应:
可以看出,当你一次性发出多个提示语时,大模型会返回一个消息数组,对应问题的多个回答。
三、流式请求与响应
3.1 流式请求
LangChain还提供了一种数据通信方式:流式。代码如下:
const response = await chatModel.stream(prompt.value as string); console.log(response);
stream方法,返回一个流对象。通过控制台看看实际返回的数据:
3.2 流式响应
返回的是一个 IterableReadableStream 类型的异步对象。来看一下 stream的定义:
stream(input: RunInput, options?: Partial): Promise;
3.3 解析流式响应
由于响应对象是一个异步的可读流集合,因此我们可以使用for循环来读取每次的流响应,为了处理异步,我们需要加上关键字 await。
const response = await chatModel.stream(prompt.value as string); console.log(response); for await (const chunk of response) { console.log(chunk.content); }
来观察控制台下打印的模型响应:
可以看到,每一行是大模型返回的一个流响应的内容。我们将这个动作增加到页面上,即可实现ChatGPT打字机的效果。
四、实现页面流式响应(打字机效果)
4.1 实现思路
在模板中,显示的对话数据来自于消息数组。每发出或者收到响应消息,都会在数组尾部增加一个消息对象,利用Vue的双向绑定特性,模版中会自动增加最新的消息。
由于流式响应,是对一个回答内容进行多次的补充。从结果上看,是一个回答内容。但是从过程上看,却是多条回答内容。因此如果流式回答也按照上面的方法更新模板(往数组尾部追加消息),就会在页面上显示出多个回答的效果。这显然不是我们想要的。
这里提供一个方法,逻辑实现要点如下,供大家参考。
- 模板上设置一个 默认的机器人回答消息框,默认是隐藏的
- 消息绑定到一个字符串变量,比如: answer。
- 消息发出时,显示 默认的机器人回答消息框。
- 当收到流式响应数据时,循环响应流对象,并将每次响应流对象内容追加到 answer后。
- 当接收全部流式响应数据后
- 隐藏 默认的机器人回答消息框。
- 将本次回答的完整内容 即 answer的值,增加到消息数组中。
- 重置answer的值为空字符串
4.2 升级代码逻辑
const isAnswering = ref(false); const answer = ref(''); async function sent() { isAnswering.value = true; addMessage(prompt.value, '/images/man.png', true); const response = await chatModel.stream(prompt.value as string) console.log(response); for await (const chunk of response) { answer.value += chunk.content; console.log(chunk.content); } isAnswering.value = false; addMessage(answer.value, '/images/robot.png'); prompt.value = ''; answer.value = ''; }
4.3 升级模板代码
4.4 最终效果
从这个动图可以看到,前端程序完全可以做到在和本地大模型通信时,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。
五、总结
文本主要是记录如何用前端技术,实现流式响应(打字机)的一种方法。通过使用前端流请求与响应的处理方法,设计必要的变量来控制数据读取和显示逻辑,来实现设计目标。
代码在用户体验方面还存在不足。不如大模型第一次回答还存在卡顿现象、模型的默认回答框在体验上也差强人意。不过这些都可以通过前端技术的优化来增强用户体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