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mysql中主键索引和联合索引的原理解析
- 一、主键索引
- 二、什么是联合索引? 对应的B+树是如何生成的?
- 1、建立索引方式
- 2、什么是最左前缀原则?
- 3、回表
- 4、为什么要遵守最左前缀原则才能利用到索引?
- 5、什么是覆盖索引?
- 6、索引扫描底层原理
- 7、order by为什么会导致索引消失?
- 8、有哪些情况会导致索引失效?
- 9、索引设计原则
- 三、InnoDB 与MyISAM 的区别
 
 
一、主键索引主键索引:按照主键数据从小到大按照从左到右进行排序,叶节点只存储数据区; 接着将上面的页生成出来,页只存储索引和指针,指针指向数据域,当通过主键查找数据时,从B+树的头部开始寻址数据、读取数据。  上面为索引页 下面为数据页 查询select * from table where a=6,会从上到下走法,找索引  查询select * from table where a1:不走联合索引(因为需要回表很多次)   拿到主键会到主键索引里面拿数据(回表7次) 5、什么是覆盖索引?查询的字段正好在联合索引字段里面,不需要回表 select b from t1 where b>1;(不需要回表了,直接从联合索引字段中将该字段取出来)  select a,b,c,d from t1 where b>1; 同样的也符合联合索引,也不需要回表,因为a字段(主键)在联合索引中。  select a,b,c,d,e from t1 where b>1; 不走联合索引,需要回表,因为e字段不在联合索引中,需要回表很多次  6、索引扫描底层原理从bcd索引的叶子节点开始遍历 主键索引存储的是8条完整的数据 联合索引中存储的是8条不完整的数据,并且b字段在联合索引中,不会去回表到主键索引中。 从叶子节点开始扫描不需要符合最左匹配原则。    7、order by为什么会导致索引消失?因为走全表扫描效率更高,不需要回表 走索引会回表多次,效率低   8、有哪些情况会导致索引失效?1、索引列使用!=、not、is null、is not null查询的时候,由于索引数据的检索效率非常低,因此Mysql引擎会判断不走索引。 2、使用like通配符匹配后缀%xxx的时候,由于这种方式不符合索引的最左匹配原则,所以也不会走索引。 - 但是反过来,如果通配符匹配的是前缀xxx%,符合最左匹配,也会走索引。
3、对索引列上进行函数运算、导致mysql无法识别索引列,就不会走索引了。  4、使用or连接查询的时候,or语句前后没有同时使用索引,那么索引会失效。只有or左右查询字段都是索引列的时候,才会生效。 5、当索引列存在隐式转化的时候, 比如索引列是字符串类型,但是在sql查询中没有使用引号。 9、索引设计原则查询更快、占用空间更小 1.适合索引的列是出现在where子句中的列,或者连接子句中指定的列 2.数据量较小的表,索引效果较差,没有必要在此列建立索引 3.使用短索引,如果对长字符串列进行索引,应该指定一个前缀长度,这样能够节省大量索引空间,如果搜索词 超过索引前缀长度,则使用索引排除不匹配的行,然后检查其余行是否可能匹配。 4.不要过度索引。索引需要额外的磁盘空间,并降低写操作的性能。在修改表内容的时候,索引会进行更新甚至重构,索引列越多,这个时间就会越长。所以只保持需要的索引有利于查询即可。 5.定义有外键的数据列一定要建立索引。 6.更新频繁字段不适合创建索引 7.若是不能有效区分数据的列不适合做索引列(如性别,男女未知,最多也就三种,区分度实在太低) 8.尽量的扩展索引,不要新建索引。比如表中已经有a的索引,现在要加(a,b)的索引,那么只需要修改原来的索引即可。 9.对于那些查询中很少涉及的列,重复值比较多的列不要建立索引。 10.对于定义为text、image和bit的数据类型的列不要建立索引。 三、InnoDB 与MyISAM 的区别  聚簇索引:将数据存储与索引放到了一块、并且是按照一定的顺序组织的,找到索引也就找到了数据,数据的物理存放顺序与索引顺序是一致的,即:只要索引是相邻的,那么对应的数据一定也是相邻地存放在磁盘上的。 非聚簇索引:叶子节点不存储数据、存储的是数据行地址,也就是说根据索引查找到数据行的位置再取磁盘查找数据,这个就有点类似一本树的目录,比如我们要找第三章第一节,那我们先在这个目录里面找,找到对应的页码后再去对应的页码看文章。 优势: 1、查询通过聚簇索引可以直接获取数据,相比非聚簇索引需要第二次查询(非覆盖索引的情况下)效率要高 2、聚簇索引对于范围查询的效率很高,因为其数据是按照大小排列的 3、聚簇索引适合用在排序的场合,非聚簇索引不适合 
 
- 但是反过来,如果通配符匹配的是前缀xxx%,符合最左匹配,也会走索引。
 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