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ython基础——对序列的通用操作【+和*、in、切片操作、separator.join(iterable)】

慈云数据 1年前 (2024-03-22) 技术支持 67 0

📝前言:

我们已经学习了python数据容器中的列表,元组以及字符串。而他们都属于序列

(序列是指:内容连续,有序,可以用下标索引访问的数据容器)

在之前已经介绍了不少操作方法,这篇文章,我将继续扩展一下,关于序列的通用操作方法:

1," + “和” * "

2,元素存在性(in)

3,数据切片

4,separator.join(iterable)

🎬个人简介:大学生一枚,努力学习ing

📋个人专栏:C语言入门基础以及python入门基础

🎀CSDN主页 愚润求学

🌄每日鸡汤: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


文章目录

  • 一、+链接和*重复
    • 1," + "
    • 2," * "
    • 二、元素存在性(in)
    • 三、数据切片
    • 四,separator.join(iterable)

      一、+链接和*重复

      1," + "

      "+"通常用于数据之间的计算,但是我们也可以把他用在序列之间

      当我们在序列之间使用"+",可以实现两个序列的连接,会返回一个连接好后的新序列

      基本语法👇🏻

      序列 + 序列
      

      示例👇🏻

      # 连接两个字符串
      str1 = "hello"
      str2 = " world!"
      str = str1 + str2
      print(str)
      # 连接两个列表
      list1 = [1,2,3,4]
      list2 = [5,6,7]
      list = list1 + list2
      print(list)
      # 连接两个元组
      tuple1 = (1,2,3)
      tuple2 = (4,5,6,7)
      tuple = tuple1 + tuple2
      print(tuple)
      

      输出结果👇🏻

    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
      2," * "

      在python中*运算符也可以用于重复序列,会返回一个重复完以后的新序列

      基本语法👇🏻

      序列 * n 或者 n * 序列(注意📢:n是要重复的次数)
      

      示例👇🏻

      # 使用*重复字符串
      str1 = "你好!"
      str = str1 * 2
      print(str)
      # 使用*重复列表
      list1 = [1,2]
      list = list1 * 3
      print(list)
      # 使用*重复元组
      tuple1 = (1,2,3)
      tuple = 2 * tuple1
      print(tuple)
      

      输出结果:

    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
      二、元素存在性(in)

      在 Python 中,in 运算符用于检查一个值是否存在于序列(如列表、元组、字符串)中。

      例如,我们可以使用 in 运算符来检查一个元素是否在列表中👇🏻

      my_list = [1, 2, 3, 4, 5]
      element = 3
      if element in my_list:
          print(f"{element} 在列表中")
      else:
          print(f"{element} 不在列表中")
      # 输出结果:3在列表中
      

      三、数据切片

      在 Python 中,序列(如列表、元组和字符串)支持一种称为“切片”的操作,它可以对序列进行切片,用来获取序列的一部分。(注意:切片操作返回一个新序列,原始序列不会被修改。)

      基本语法👇🏻

      序列[start:stop:step] # 注意:切片后,返回一个新序列
      

      start :起始索引(包含在范围内)。可以省略,默认值是 0

      stop :结束索引(不包含在范围内)。可以省略,默认值是序列的结尾

      step :步长,表示每多少个元素取一个元素。可以省略,默认值是1(step可以取负数,代表从后往前取)

      示例👇🏻

      # 获取列表从索引1开始到索引4(不包括索引4)的元素
      lst = [0, 1, 2, 3, 4, 5]
      new_list1 = lst[1:4]
      print(new_list1) # 结果是 [1, 2, 3]
      # 获取列表从索引2开始到序列末尾的元素
      new_list2 = lst[2:]
      print(new_list2) # 结果是 [2, 3, 4, 5]
      # 获取列表从索引0开始,每隔一个元素取一个元素(即每两个取一个)
      new_list3 = lst[::2]
      print(new_list3) # 结果是 [0, 2, 4]
      # 从后往前取,从索引4开始,往前取到索引1(不包括索引1)的元素
      lst = [0, 1, 2, 3, 4, 5]
      new_list4 = lst[4:1:-1]
      print(new_list4) # 结果是 [4, 3, 2]
      # 用-1的step实现逆序输出
      lst = [0, 1, 2, 3, 4, 5]
      new_list5 = lst[::-1]
      print(new_list5) # 结果是 [5, 4, 3, 2, 1, 0]
      # 对元组使用切片
      tuple = (0,1,2,3,4)
      new_tuple = tuple[1:4]
      print(new_tuple) # 结果是 (1, 2, 3)
      # 对字符串使用切片
      str = "Hello World!"
      new_str = str[1:9:2]
      print(new_str) # 结果是 el o
      

      程序运行截图

    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
      四,separator.join(iterable)

      在 Python 中,separator.join(iterable) 是一个字符串方法,用于将一个可迭代对象(如列表、元组等)中的所有元素连接成一个字符串,元素之间使用调用该方法的字符串(即separator)作为分隔符。

      基本语法👇🏻

      separator.join(iterable)
      

      separator:一个字符串,表示用于分隔元素的符号。

      iterable:一个可迭代对象,其中的元素将使用 separator 作为分隔符连接成一个字符串。

      示例👇🏻

      separator = "-"
      words = ["apple", "banana", "cherry"]
      result = separator.join(words)
      print(result)
      

      输出👇🏻

    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
      在这个示例中,我们使用 "-" 作为分隔符,将列表 ["apple", "banana", "cherry"] 连接成一个字符串 "apple-banana-cherry"。

      当然,还有很多之前介绍过的方法,如:len,count和index等等,这里就不做过多介绍了。


      🌈我的分享也就到此结束啦🌈

      要是我的分享也能对你的学习起到帮助,那简直是太酷啦!

      若有不足,还请大家多多指正,我们一起学习交流

      📢公主,王子:点赞👍→收藏⭐→关注🔍

      感谢大家的观看和支持!祝大家都能得偿所愿,天天开心!!!

微信扫一扫加客服

微信扫一扫加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