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ultisim 14.0仿真要求:
仿真
信号发生器产生正弦波
信号发生器产生方波
信号发生器产生三角波
单相交流电源(电压220V,频率50赫兹)
三相交流电源(相电压220V,频率50赫兹)
Multisim 14.0仿真要求:
要求1:
用示波器测交流电源和信号发生器产生的各种波形。观察波形形式,查看三相交流电源的相序,测每一个波形幅值、周期、有效值和频率并计算其数值。
要求2:
- 信号发生器产生正弦波
- 信号发生器产生方波
- 信号发生器产生三角波
- 单相交流电源(电压220V,频率50赫兹)
- 三相交流电源(相电压220V,频率50赫兹)
提示:
注意示波器显示波形周期和频率计算时,显示屏上虚线方形边长与扫描时间和衰减量间的关系。
测三相电源相序,建议用四输入示波器观测,用双输入示波器测也可以,但考验你的智慧。
仿真
信号发生器产生正弦波
Multisim 14.0软件右侧有一列器件,第一个是万用表,第二个是函数发生器,第四个是示波器

接地的符号

接线图如下:

双击函数发生器,就可以修改波形、频率、占空比、振幅……

- 示波器通道A刻度:10V/Div这代表竖向一大格是10V,如果波形不完整超出图示范围或者不明显,幅度很小,都可以上下调节这个刻度,达到理想的波形。上图 幅值是10V,峰 - 峰值为20V 
- 时基标度:10ms/Div 这代表横向一大格是10ms,图中一格完整的波形占两个大格,周期T就是2*10ms = 20ms
- 正弦波中幅值和有效值的关系: 幅值 = √2有效值
 
理论计算: 由示波器读数及计算可得: 幅值A = 10V 周期T = 10 * 2 ms = 20ms 频率 = 1 / T = 50Hz 有效值 = 幅值A / √2 = 0.707*A = 7.07V 正弦波中幅值和有效值的关系: 幅值 = √2有效值 仿真与理论相符,结果正确 信号发生器产生方波 由示波器读数计算可得: 幅值A = 5 * 2 = 10V 周期T = 10 * 2 ms = 20ms 频率 = 1 / T = 50Hz 有效值 = 幅值A= 10V 方波中幅值和有效值的关系: 幅值 = 有效值 仿真与理论相符,结果正确 信号发生器产生三角波 由示波器读数计算可得: 幅值A = 5 * 2 = 10V 周期T = 10 * 2 ms = 20ms 频率 = 1 / T = 50Hz 有效值 = 幅值A / √3 = 5.77V 仿真与理论相符,结果正确 补充: 三角波中幅值和有效值的关系: 幅值 = √3有效值 百度到的一个解释: 任意周期信号的有效值等于一个周期内信号的平方和的平均再开方 由于三角波是对称的,我们就只用前T/4的波形证明这个结论  
 单相交流电源(电压220V,频率50赫兹)交流电源:   由示波器读数计算可得: 幅值A= 200 * 1.6 = 320V (峰值占1.6格) 周期T = 10 * 2 ms = 20ms 频率f = 1 / T = 50Hz 有效值 = 幅值A / √2 = 226V 误差分析: 实际的示波器,波形可以用旋钮慢慢地调节,直到调出满意的波形。但是Multisim 14.0的示波器,只有在100V或200V档位,波形才比较清晰,但是调成100V/Div的档位,波形不够完整了。所以用200V/Div的档位读数就有比较大的误差!  仿真与理论相符,结果正确 三相交流电源(相电压220V,频率50赫兹)四通道示波器:右侧第五个    点击四通道示波器的这个按钮,可以选择通道,改变参数 第一次运行结果可能会是这样  只需要单击右下角的自动,再单击单次就ok了 由示波器读数计算可得: 幅值A= 310V 周期T = 10 * 2 ms = 20ms 频率f = 1 / T = 50Hz 有效值 = 幅值A / √2 = 220V 由图也可以读出相序~ 仿真与理论相符,结果正确  欢迎大佬指正! 









